中元节是封建迷信的节日吗?
又到一年中元节,不少年轻人一听牛鬼蛇神的,一律当做封建迷信。
那中元是大谈鬼怪的封建迷信节日吗?
先说结论:不是,中元节的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《因缘经》等所载:
正月十五,上元宫主一品九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,同下人间,校定罪福也;
七月十五日,中元宫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于是日同出人间,校戒罪福也;
十月十五日,下元宫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于是日同到人间,校戒罪福也。
道教中的《修行记》记载:
七月中元日,地官下降,定人间善恶,道士于是夜诵经,饿节囚徒亦得解脱。
相传到农历七月初一这一天,阎罗王会打开鬼门关,把阴间的鬼魂放出来。
有子孙、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;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,就到处游荡,自己寻找东西吃。
等到七月的最后一天,这些鬼魂重返阴间,鬼门关重新关闭。
所以,也要点香、烧纸钱给他们,免得怨气太重了。
在中国人观念中,对祖先的崇拜,冥冥中将庇佑我们世代平安。
像普通人家中,每个家庭里供奉的是自己的祖先。
我们的祖先,就是保佑我们的神。
“七月半”的产生,可以追溯到上古祖灵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。
古人重农业,人们对于农事丰收,常寄托于神的庇佑。
七月过半,正是庄稼作物快丰收之时,古人举办庆典来祭祀祖先,将时令佳品先供神享,向先祖汇报丰收。
这既是人们感恩先祖对庄稼的庇佑,也传达了对粮食、土地的崇拜,以及对自然的敬畏。
《礼记·王制》:天子诸侯宗庙之祭,春曰礿,夏曰禘,秋曰尝,冬曰烝。
这一中国版的“感恩节”,称之为“秋尝”。
中元节是一种文化,体现了古人“慎终追远”的思想,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孝文化。
“祭祀”是“孝”的表现形式,虔诚的“祭祀”先人,寄托哀思,同时祈福活着的人能够长寿。
“百善孝为先”,孝是善心、良心和爱心的体现,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,还是已逝的亲人,应始终不忘孝道。
因此,剔除其中的迷信色彩,中元节的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荀子说:“君子以为文,小人以为神。以为文则吉,以为神则凶。”
君子把鬼神之说当成一种文化,小人把鬼神当成一种灵异的迷信。
当成文化是好事,当成迷信就坏事。
天地鬼神是敬畏,若无敬畏,则无所不为,无恶不作。
所以,人们常说,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、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。
中国鬼文化给我们敬畏感,有着惩恶扬善、警戒世人的积极作用。
其存在的意义,就是让我们约束自己,善待他人,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快节奏社会下,夜生活格外精彩,能记得中元节习俗的人,必然是越来越少。
理解节日背后的意义,才能更好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,才能使我们更符合中国人的身份。
不忘孝道,敬祖尽孝;不忘历史,保持敬畏。
这就是中元节的意义所在。
往期精彩:
往期视频分享